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霉菌廣泛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迅速繁殖,引起紡織品、家具和食物等發霉。特別是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會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的菌落。發出難聞的異味,對我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霉菌是指菌絲體較發達又不產生肉質子實體結構的真菌。霉菌的菌體由菌絲構成,菌絲可無限制伸長和產生分枝,分枝的菌絲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菌絲體,在紡織品上生長能引起霉變。
霉菌繁殖聚集形成的霉斑,使織物局部著色或變色,甚至發生生物降解使織物脆損,導致使用價值和衛生性能受到損壞。霉菌孢子在空氣中流動,吸入霉菌孢子可引起霉菌性肺炎(尤其是嬰幼兒)及哮喘,誘發過敏、引起皮膚或黏膜發炎等癥狀。
紡織品防霉性能是指產品具有抑制霉菌孢子萌發及菌絲體在紡織品上面生長繁殖的能力。防霉性能的測試原理為將試樣放置在一定的溫、濕度環境中,經一段時間之后,取出試樣,觀察試樣表面的發霉情況。根據試樣表面長霉程度來評價紡織品的防霉性能,長霉面積越小,則說明樣品的防霉性能越好;反之,就說明防霉性能越差。
GB/T24346—2009《紡織品防霉性能的評價》
GB/T24128《塑料防霉性能試驗方法》
FZ/T60030—2009《家用紡織品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QB/T4199《皮革防霉性能測試方法》
AATCC30—2017《紡織品材料上抗真菌活性的測定:防霉防腐》
ASTMG21-96(2002)《合成聚合材料防霉(耐真菌)性能測試標準》
ASTMD4576—2008《藍色原料(皮革)抗霉菌生長的試驗方法》
BSEN14119—2003《紡織品測定微生物作用的評價》
ISO22196:2007《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評價方法》
ISO846《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行為評價》
JISZ2911—2010《耐霉菌活性測試方法》
將試樣與試樣材質相同但未經防霉整理的材料作為對照樣分別接種霉菌孢子,放置在適合霉菌生長的環境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霉菌在試樣表面的生長情況。根據試樣表面長霉程度來評價紡織品的防霉性能,對照樣用于測試霉菌孢子的活性。
長霉情況 | 防霉等級 |
在放大鏡下無明顯長霉 | 0 |
霉菌生長稀少或局部生長,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小于10% | 1 |
霉菌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小于30%(10%~30%) | 2 |
霉菌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為小于60%(30%~60%) | 3 |
霉菌在樣品表面的覆蓋面積達到或超過60% | 4 |
中科檢測可提供各類紡織品檢測報告辦理服務,包括紡織品防霉性能檢測,我司是具有CMA、CNAS資質認證的檢測機構,擁有豐富的分析檢測的經驗,還可提供化妝品、玩具、紡織品、紙等輕工產品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