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紡織品中有害染料該如何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呢
點擊次數:4249 更新時間:2019-05-10
針對紡織品中有害染料該如何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呢
有毒有害物質檢測中的物質是指人類在生產條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狀況下降的物質。通過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管理控制,讓環保產品走進國外市場,確保本公司制造及銷售的產品,能夠符合不含有毒或低毒環保要求及各國環保之法律法規,并能滿足客戶要求及環保發展的趨勢。
有毒有害物質的來源:
有機物的不*燃燒,煤 / 油 / 氣 / 煙草 / 烤肉 / 木炭,原油,木餾油,焦油,藥物,染料,塑料,橡膠,發動機,發電機產生 PAHs 石油、煤等燃料及木材、可燃氣體在不*燃燒或在高溫處理條件下所產生的一類有害物質,通常存在于石化產品、橡膠、塑膠、潤滑油、防銹油、不*燃燒的有機化合物等物質中,是環境中重要致癌物質之一 . 在環境中,有機污染物充斥于各處,多環芳香化合物( PAH )為其大宗,且部分已被證實對人體具有致癌與致突變性。 PAH 之來源包括:藻類或細菌之生物合成、森林大火、火山爆發,以及火力發電廠、垃圾場焚化場、汽機車與工廠排氣等。 PAH 之種類很多,其中之 16 種化合物于 1979 年被美國環境保護署( US EPA )所列管。多環芳香烴可能存在的材料 :木炭,原油,木餾油,焦油 ( 天然 ) 藥物,染料,塑料,橡膠, ( 人為 ) 潤滑油,脫膜劑,電容電解液,礦物油,柏油 ( 人為 ) 殺蟲劑、殺菌劑、蚊香,吸煙、汽油阻凝劑 ( 人為 )......
紡織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的*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組織的強制性認可,為保證穿著的安全、綠色通行的各項標準在增補修訂過程中,也普遍把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納入認證要求,現有*也在提高要求。尤其是難代謝、易生物積累的重金屬和 有機污染物,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這類物質潛在的生理毒 害性在自然條件下會持續作用很長時間,并可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富集。
那么,應該如何進行有毒有害物質檢測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針對有害染料,要禁用偶氮染料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偶氮基兩端連接芳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其中被禁用的種類是還原后釋放的24種偶氮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約占全部偶氮染料的5%。這些染料與人體皮膚長期接觸,可以被還原為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被人體吸收后誘導細胞DNA突變,提高癌變風險。
分散染料是一類分子小、結構簡單、不含可電離水溶性基團的疏水性染料,主要依靠分散劑的分散作用在水溶液中呈分散狀態而得名。有些分散染料中含有致癌芳香胺,如對氨基偶氮苯、對氯苯胺、2-氨基-4-硝基甲 苯、3,3′-二氯聯苯胺、2-甲基-4-氯苯胺、3,3′-二甲 氧基聯苯胺等。有的具有脂溶性,容易被人體吸收產生過敏。有的染料合成時需要重金屬鹽類催化而殘留有害的重金屬。
我國紡織品中有害染料分為4種,分別為24種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值為20mg/kg,致癌染料、急性毒性染料、21種致敏性分散染料,這三類染料*值為50mg/kg。
檢測方法: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以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法和液相色譜法測定。致癌染料采用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法,該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方法在國內被廣泛使用,具有操作簡單、儀器設備要求低的特點。但同時,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致癌染料萃取率低、二極管陣列檢測器靈敏度低、受基質干擾大等。致敏染料可以采用液相色譜-質譜檢測器法或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法。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方法都涉及復雜的預處理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