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指對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和制度。簡而言之,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中科檢測具有獨立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以及環評驗收監測報告等服務能力。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8條和第10條規定,國家和當地相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建設和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應當在該專項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向審批該專項規劃的機關提出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專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1、實施該項規劃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預測和評估;
2、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3、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流程
1、去環保局管理科領取《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咨詢表》
2、向環保局管理科提交申報材料:《建議項目環境保護審批咨詢表》一式兩份、名稱核準通知單復印件、建設項目擬選位置周圍情況地理圖及房屋租賃合同復印件
3、編制環評報告,我單位可提供該項服務
4、遞交環評報告(由環評公司負責)
5、環保局管理科收到遞交的環評報告后到現場進行勘察(車間廚房和食堂廚房需安裝油煙處理設備)
6、環評報告審批
7、配套環保設施建設完成后或在已落實有關環保措施的前提下,建議單位委托有資質的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監測單位進行驗收監測(由環保局監測站進行驗收)
8、驗收監測合格并拿到驗收監測報告后,如填報材料:《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自查報告、本單位的環境保護規章制度、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驗收材料(不需要的除外)。并將上述資料電子版發至環保局,由環保局審核無誤后進行打印正式文本
9、準備《驗收監測報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自查報告》、《本單位環境保護規章制度》、《排污口規范化整治驗收材料》(不需要的除外)一式三份報環保局,由環保局組織現場驗收
10、現場驗收合格后,環保局出具該項目的驗收意見
11、由環保局監察大隊不定期對建設項目進地檢查
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中科檢測服務流程如下:
1、環評委托及合同簽訂:委托有資質的環評單位進行環評,委托書蓋章
2、簽訂環評合同:確環評費用(是否含監測費、若有環評評審等費應明確)、環評進度、甲乙雙方責任等
3、資料準備 圖件及其他資料,一般環評單位會給予建設單位一個資料清單,可按資料清單提供,主要為:
1)圖件:項目總平面布置圖、車間布置圖、環保設施及雨污布置等
2)資料:項目可研或項目建議書,并派本單位的懂技術的人士與環評單位進行溝通,方便了解工藝流程、產污環節等。
需要指出的是:建設單位提供的數據、資料、圖件及措施要盡量與項目后期的建設一致,前期準備階段雖然復雜點,后期給您節約大量的精力與時間。
1、環評驗收工作組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環評批復文件等要求對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形成驗收意見。
2、環評驗收報告和驗收意見公開結束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需登陸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填報相關信息并對信息的真實性、完成性和準確定負責。 建設單位于填報驗收信息后十日內,將驗收報告及驗收意見(一式二份)報送原環評文件審批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