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中科檢測具有獨立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以及環評驗收監測報告等服務能力。
環評報告表(書)編寫審批
一、辦理環保環評報告簡介
需要動工施建的項目,在報建當地規劃部門及國土資源部門的同時,同樣需要在環保部門進行建設項目環保審批驗收后才能正式動土施工, 辦理環保手續是指環境行政執fa主體依當事方申請,就可能對環境產生消極影響的開發建設或排污行為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給予許可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根據污染的嚴重程度,環評報告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環評報告書:對周邊產生嚴重環境影響或嚴重污染企業或單位需做環保報告書;
(2)環評報告表:對周邊產生一般環境影響或一般污染的企業或單位需做環保報告表;
(3)環評登記表:對周邊不產生環境影響或不產生污染的企業或單位需做環保登記表。
二、企業需提供的基本資料
1、總人員:
2、占地面積、建筑、使用(分開寫明)
3、總投資
4、主要設備名稱、型號及數量
5、產品名稱及年用量
6、原輔材料名稱及年用量
7、生產工藝流程
8、年用水量、年用電量
9、項目四置圖
10、廠區平面圖
11、法人代表
12、營業執照或名稱核準通知書復印件
13、不涉密聲明
14、環保承諾文件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編寫需滿意以下基本要求:
1、結構應符合《建設項目保護管理條例》的要求,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提要》的要求。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實用性強。
2、基礎數據可靠。基礎數據是評價的基礎,若數據有誤,特別是污染源排放量有誤,不論計算多么精確,其計算結果都是錯誤的。因此,基礎數據必須可靠。
3、預測模式及參數選擇合理。環境影響平臺預測模式都有一定的適用條件,參數也因污染物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預測模式和參數選擇應因地制宜,應選擇模式的推導條件和環境影響條件相近的模式。
4、結論觀點明確,客觀可信。結論中必須對建設項目的可行性,選址的合理性作出明確回答,不能模棱兩可。結論必須以報告書中客觀的論證為依據,不能帶感情。
5、語句通順、條理清晰、文字簡練、篇幅不宜過長。凡帶有綜合性、結論性的圖表應放到報告書的正文中,對有參考價值的圖表應放到報告書中,以減少篇幅。
6、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中應有評價資格證書,署名、編制人員按行政總負責人、技術總負責人、技術審核人、項目總負責人、依次署名蓋章:報告編寫人署名。
哪些情況環評不通過?建設項目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通過環境保護設施驗收:
1、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準后,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建設單位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或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未經批準的;
2、未按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環評批復文件要求建設或落實環境保護設施,或者環境保護設施未能與主體工程同時投產使用的;
3、建設單位因該建設項目違反國家和地方環境保律法規受到處罰,被責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的;
4、驗收報告不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的;
5、存在其他不符合環境保律、行政法規等情形的。
1、環評驗收工作組需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環評批復文件等要求對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形成驗收意見。
2、環評驗收報告和驗收意見公開結束5個工作日內,建設單位需登陸全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信息平臺,填報相關信息并對信息的真實性、完成性和準確定負責。 建設單位于填報驗收信息后十日內,將驗收報告及驗收意見(一式二份)報送原環評文件審批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