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Product category
無菌檢測法:用于檢查藥典要求無菌的藥品、生物制品、醫療器械、原料、輔料、及其他品種是否無菌的一種方法。
無菌檢查的目的:
A 將供試品或其浸提液接種于培養基內,以檢驗供試品是否有微生物污染。(比較小的樣品直接接種,大的浸提液)
B 無菌檢查法分為直接接種法和薄膜過濾法
無菌檢查的步驟:
環境及人員要求:
無菌檢查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試驗環境必須達到無菌檢驗的要求,單向流空氣區、工作臺面及環境應定期按《醫藥工業潔凈室(區)懸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測試方法》的現行國家標準進行潔凈度確認。日常檢驗還需對試驗環境進行監控。
9203藥品微生物實驗室質量管理指導原則-2020年版《中國藥典》
微生物實驗的各項工作應在專屬的區域進行,以降低交叉污染、假陽性結果和假陰性結果出現的風險。無菌檢查應在隔離器系統或B級背景下的*單向流潔凈區域中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應在不低于D級背景下的生物安全柜或B級潔凈區域內進行。*和B級區域的空氣供給應通過終端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
9205 藥品潔凈實驗室微生物監測和控制指導原則-2020年版《中國藥典》
按空氣懸浮粒子大小的數量和不同參考現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分為A、B、C、D 4個級別。
實驗人員上崗前應依據所在崗位和職責接受相應的培訓,在確認他們可以承擔某一試驗前,他們不能獨立從事該項微生物試驗。培訓內容包括勝任工作所必需的設備操作、微生物檢驗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如無菌操作、培養基制備、消毒、滅菌、注平板、菌落計數、菌種的轉種、傳代和保藏、潔凈區域的微生物檢測、微生物檢查方法和鑒定基本技術等,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實驗人員應經過實驗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訓,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識和消毒滅 菌知識,保證自身安全,防止微生物在實驗室內部污染(陽性培養物滅菌處理)。實驗室應確定實驗人員持續培訓的需求,制定繼續教育計劃,保證知識與技能不斷的更新。
所需設備:
培養基適用性檢查
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FTM):主要用于厭氧菌的培養,也可用于需氧菌的培養;
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基(TSB):用于真菌和需氧菌的培養。
配制:可按藥典中的處方制備培養基,亦可使用按該處方生產的符合規定的脫水培養基或商品化的預制培養基
• 制備好的培養基若不即時使用,應置于無菌密閉容器中,在2℃~25℃、避光的環境下保存,并在經驗證的保存內使用。
無菌檢查用的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及胰酪大豆胨液體培養基等應符合培養基的無菌性檢查及靈敏度檢查的要求。
無菌性檢查
每批培養基隨機不少于5支(瓶),置各培養基規定的溫度培養14天,應無菌生長。
進行產品無菌檢查時,應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以確認所采用的方法適合于該產品的無菌檢查。若檢驗程序或產品發生變化可能影響檢驗結果時,應重新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可與供試品的無菌檢查同時進行。
方法適用性試驗按“供試品的無菌檢查”的規定及下列要求進行操作。對每一試驗菌應逐一進行方法確認。
無菌檢查法包括薄膜過濾法和直接接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