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環境監測廠家簡介:
環境監測是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簡單地說,了解環境水平,進行環境監測,是開展一切環境工作的前提。
環境監測通常包括背景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送、實驗分析、數據收集、分析綜合等過程。總的來說,就是計劃-采樣-分析-綜合的獲得信息的過程。
環境監測廠家基本概念:
環境監測是由環境監測機構按照規定程序和有關法規的要求,對代表環境質量及發展趨勢的各種環境要素進行技術性監視、測試和解釋,對環境行為符合法規情況進行執法性監督、控制和評價的全過程操作。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全面規劃和部署。按此方案,環保部將適度回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的全覆蓋,以及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的互聯共享。這將為保障監測數據質量、實現監測與監管執法聯動提供重要支撐。
特點:
環境監測就其對象,手段,時間和空間的多變性。污染組分的復雜性等,其特點可歸納為:
綜合性
1.監測手段包括化學、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環境質量的方法。
2.監測對象包括空氣、水體、土壤、固廢、生物等客體。
3.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綜合分析時,涉及該地區的自然和社會各個方面的情況,必須綜合考慮。
連續性
由于環境污染具有時空性等特點,只有堅持長期測定,才能從大量的數據中揭示其變化規律。
追蹤性
為保證監測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個量值追蹤體系予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