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127993046
海洋環評是海洋環境評價的簡稱,是指在一定評價范圍內,根據近期環境質量狀況、國家和地方相關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綜合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并進行監測和監督管理的過程,海洋環評-第三方檢測中心。
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
為了評估建設項目對海洋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這包括對海洋水動力、海洋水質、海洋沉積物、海洋生態及海洋地形地貌與沖淤等環境要素的評價對某一海域的水質、底質和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的分析、評價和預測。其主要目的是調查海域內生態環境現狀,為海域環境規劃和管理以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海洋環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兩種:
經驗觀察法,主要依據長期積累的觀測資料,對影響海洋環境質量的因素進行觀察、分析、評價,是一種靜態評價方法。例如,對海水水質、海洋災害、海洋污染等進行觀測和調查。
數學模擬法,采用數值分析方法建立能夠反映各種因素對海洋環境質量影響的數值模型,如環境質量模型、資源與環境動態平衡模型、污染物擴散和輸移模型等,進而根據主要因素的變化趨勢,預測評價該因素對海洋環境質量的影響。
海洋環評標準:
GB/T 19485-2014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GB 3097海水水質標準
GB 3552-1983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4914海洋石油期探開發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
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11215核輻射環境質量評價一般規定
GB 11607漁業水質標準
GB/T 12763(所有部分)海洋調查規范
GB 17378(所有部分)海洋監測規范
GB 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
GB 18421海洋生物質量
GB 18668海洋沉積物質量
HJ/T 169--2004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
海洋環評-第三方檢測中心